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访谈·视点

王雪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头创新动力

2024-11-15 科技日报
【字体:

语音播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

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理化所”)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把理化所建设成高技术领域的特色研发基地、国家重要战略支撑机构、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一流研究机构。

第一,强化优势领域,向高而攀。1999年6月,中国科学院根据知识创新工程总体部署,以中国科学院原感光化学研究所和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相关部分,组建了理化所。组建以来,理化所深入推进物理、化学、材料、工程等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高水平人才培养及引进,形成了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低温科学与工程、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仿生超浸润界面科学与技术、特种功能材料与生物医用技术五大优势方向。

面向未来,理化所将进一步强化优势领域,瞄准相关领域制高点,向高而攀、奋力攻关。在光化学转换与功能材料领域,进一步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及成果转化,增强科技创新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效能。在低温科学与工程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在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领域,不断突破非线性光学晶体与器件和高功率激光产生等核心技术,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在仿生超浸润界面科学与技术领域,进一步引领和带动该学科的发展,聚焦先进功能材料的仿生创制,为保障我国相关产业链安全稳定提供科技支撑。在特种功能材料与生物医用技术领域,面向大尺度器官长时低温保存等重要需求,加强低温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

第二,面向国家需求,向新而行。理化所自建所以来始终秉持中国科学院党组赋予的以高技术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研究为主的职责使命,不断凝练科技目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打造了以国际前沿为引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关键技术突破为核心、以产业应用为目标的创新价值链条。面向未来,理化所将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的发展路径,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源头创新动力和技术支撑。

持续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围绕碳中和、新材料、先进制造、生命健康、光电信息等领域的需求,用好研究所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部署并推动若干重大创新成果实现产业转化。建立分类评价的体制机制,实现“前沿基础研究支撑技术研发、推动成果转化,成果转化反哺基础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构建多学科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大力推动物理、化学、材料、工程等学科交叉,促进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深度融合,加大对重大源头创新、学科交叉增长点以及有重要应用前景方向的先期部署力度,通过共享研究资源、搭建交流平台、鼓励联合攻关,培育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技术。

第三,厚植科研沃土,凝聚人才。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证。理化所将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谋划,着力建设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三支队伍,形成在优势领域的科技人才接力。二是大力推动人才引进和培养,畅通引才引智渠道,依托重大任务打造“领军人才+骨干群体”的建设模式,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学科实行分类考核评价。三是助力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建立青年科学家与战略科学家“一对一”结对子导师培养机制,在重点任务中提高青年人才担纲领衔的比例。四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发扬理化所“自强、务实、和谐、创新”的所训精神,打造理想信念坚定的科技创新团队。

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理化所将勇担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职责使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王雪松,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所长)

打印 责任编辑:闫文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